政策活水滋养就业市场,企业岗位“蓄水池”扩容,如何让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衔接?营口技师学院给出的答案是:将课堂搬进车间,让教学紧贴产业,深化校企合作,打通从学习到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3月,营口技师学院在市人社局指导下开展“百企大走访、服务展担当”产教融合攻坚行动。重点走访我市47户省重点监测企业、777户规上企业、464户限上批零企业。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技术创新需要和人才培养需求。
企业的需求明晰了,学院办学的思路也跟着发生改变。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三对接”模式形成了“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制度,实现企业得人才、职工与学生得技能、学院得发展的多赢目标。目前,学院就业率达到98%以上,每年为全市输送技工人才500余人。
营口技师学院院长卜晓鸣介绍,通过“深、广、需、准、实、急”的六维度合作,学院与企业共同构建了“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关系。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让学校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输送基地。
当技工人才走向企业车间的同时,另一条赛道也在孵化中铺就。无偿提供办公场所,专业人员提供创业指导,营口技师学院创业孵化基地让毕业证变营业执照成为可能,一只只“雏鹰”“瞪羚”也在这片创业沃土上期待着翱翔、奔跑。
营口凯盛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营口技师学院创业孵化基地中的初创企业,主要从事直播电商工作。目前,该企业有工作人员30人,其中一半以上是来自于营口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和在校实习生。而这家企业的创始人,也毕业于营口技师学院。
该企业相关人员表示,学院和孵化基地为企业提供了办公场地和全流程的就业指导服务,跑手续办证件都是基地来帮企业办理的,为其降低了创业成本和风险。未来,要把企业做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电商企业,为社会提供欧洲杯决赛竞猜_中国体彩网-游戏app娱乐的就业岗位。
作为省级创业示范基地,营口技师学院创业孵化基地着力构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四创联动体系,优化创业环境,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下岗再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截至目前,累计有入孵创业实体262户,成功孵化毕业161户。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软件企业1家、雏鹰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带动就业1096人(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构建“政策、企业、院校”协同机制为核心抓手,政策端创新实施“降缓返补”组合拳,全面激发市场主体稳岗扩岗内生动力;企业端强化用工主体地位,深化产教融合与技能生态链建设,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院校端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打造“招生、培养、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三端协同发力,持续优化“就业服务圈”能级,提升技能培训与稳岗适配度,加速形成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容良性互促的新发展格局,为营口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人社力量。
编后话
就业服务端口从“码上聘”到“云带岗”持续前移,“师徒制”“订单班”扩容企业就业“蓄水池”,校企“三对接”贯通就业链条,我市人社部门以“政企校协作战”模式,上半年为全市就业工作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未来,如何固化政策红利与创新模式,形成长效机制?如何深化校企合作前瞻性,匹配产业升级需求?引才“朋友圈”扩大后,如何让人才不仅“走进来”,更能“留下来”“发展好”?唯有持续深化协同、优化服务、前瞻布局,方能将就业“蓄水池”变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让营口这片就业创业沃土更加丰沃。